发展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研究

发展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社会进步,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的供需矛盾正在逐渐扩大,未来养老问题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养老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社会养老保险,其次是企业年金,最后是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我们迫切需要商业养老保险市场能够快速地发展起来,从而真正担负起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第三支柱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商业养老保险,人口老龄化,城镇居民,经济发展

一、我国养老制度发展历程与近况的研究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变革历程与现状分析

  1.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变革历程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的进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也依次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革。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起步于建国初期,经历了最初的社会统筹、之后的企业统筹,再到如今的统账结合制(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改革模式,简称“统账结合制”)的转变。

  2.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基金制度为实行统账结合制,但在具体的运行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1)个人账户“空壳化”

  养老金的空账问题由来已久,社会统筹基金的基本功能是进行收入再分配,而个人账户基金的基本功能是储蓄。个人账户的“空账”直接影响到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现收现付向积累制的转变,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通货膨胀的加深与养老保险金相对涨幅过慢的矛盾

  2012年我国全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了2.6%。其中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食品价格和住房价格分别上涨了4.8%和2.1%。虽然政府一直在增加退休人员养老金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但较之通货膨胀这头猛虎,实际增幅还是显得少了些。

  (3)个人账户基金的无序投资

  个人账户的建立,其本意是希望通过养老保险金的投资使资本能够保值增值。但遗憾的是,目前一些行政部门的管理方式,对违规投资现象遏制有限,养老保险基金的运用还没有统一化和合理化,其结果导致资本被无故蚕食,个人账户的基金资本无法得到应有的保值与增值。

  (4)企业养老保险金收缴困难

  长时期以来,政府在收缴企业养老保险金时一直面临着重重困难,主要体现在拖欠企业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往往金额十分庞大,拖欠时间也相当长。

  (5)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低

  一方面,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相对狭窄,而且国家规定只能将养老金投资在风险指数偏低的项目上;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本身起步较晚,各方面的制度规范都还不健全,“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使得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没有一个稳定的长期投资规划,造成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过低。

  (二)即将出台的养老政策的探讨

  1.延迟退休年龄的利弊

  近期,延迟退休年龄这一举措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热议。

  (1)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考虑

  一般阶层,指的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群体。这部分人群由于工作风险和就业能力的限制,一般都会倾向于较早退休。技术阶层,指的是那些掌握一定专门技术或知识的人群。他们在愿意较早退休的同时,又希望再找一份工作,获取双份的收入。权力阶层,指的是掌握一定社会资源的政策决策者。他们往往会支持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以使自己的收入和权力得到更长时间的延续和保障。

  各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千差万别。在欧美国家,白领人口占主体,而中国这一情况正好相反,蓝领阶层占到70%,白领只占到20%多一点。所以,大部分的国人会不赞同延迟退休年龄这种做法。

  (2)延迟退休年龄是把双刃剑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被看作是目前有效缓解养老金支付困难的主要出路之一。一方面,一旦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开始全面正式实施,就必定会对我国的就业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还在继续享受着最后的人口红利,有着相对比较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延迟退休年龄就可能变相地把原本劳动力的优势转化为就业负担,从而造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3)退休年龄不要一概而论

  目前赞同延迟退休年龄的呼声与反对的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速,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改革方案也属情理之中。有相关专家指出“退休年龄不能一刀切”,必须要做到在充分利用一部分高素质、高技能人力资本存量的同时,也要最大范围地维护好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2.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探讨

  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政府部门深入研究并探索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但其改革的进程相对滞后,最终导致了目前所谓的“双轨制”局面。

  (1)比较双轨制下的待遇水平不能简单化

  养老金“双轨制”是直接造成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在养老待遇方面存在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不能过于简单地去比较这两种制度的待遇水平,关键是要做到两种制度下,退休人员的待遇之间一定要保持适当的差距,一旦这种差距拉得过大,特别是同类人员之间的待遇差别过大,相关政府部门就应该本着社会公平的原则想办法做出调整。

  (2)养老保险最终要“并轨”

  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列为重点工作。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决定废除养老金“双轨制”。这意味着被称为“硬骨头”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正式开启。

  3.“以房养老”的探讨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到了要大力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由于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国人中早已根深蒂固,以房养老方式的接受程度有限。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国家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的背后,其意在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对于从源头上真正解决我国老年入的养老问题,盘活国内的存量房屋资源,以及帮助扩大保险公司的经营业务,都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4.个税递延养老保险政策的探讨

  从本质上来看,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就等同于变相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激发国民的个人自主养老积极性,促进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去年出台的保险业的“新国十条”,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点即是业内呼吁多年的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终于落地。“新国十条”中明确指出,要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的成功关键在于其受益人群面的大小,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我国政府在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时,发出的一个积极信号,也是我们解决个人养老问题又一个新的选择。


二、我国商业养老保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商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的良性互动

  1.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对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意义

  (1)缓解社会养老保险的隐形债务

  隐形债务是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由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而导致的难题。反观近几年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我国保险行业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在2008年就已达到了9894亿元,而给付支出却只有不到2972亿元。设想将来如果由保险公司来提供并经营“统一保单”,就能用其利润来弥补社会养老保险隐形债务的资金缺口,对社会养老保险隐形债务压力的缓解起到很好的作用。

  (2)提高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

  目前阶段,我国社保的统筹水平总体过低,如果可以充分发挥商业养老保险的作用,这一难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旦由保险公司开始运营“统一保单”,省级统筹的力度与速度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被保险人的户籍问题在商业化的保险运营模式下将被淡化,保险公司可以方便地为投保人办理转移手续,最大限度地保护被保险人的应有权利。

well_physed-articleLarge.jpg

  2.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的互补

  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三支柱”,两者共同承担着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任,但其分工却有着明显的不同。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在保障水平和保险项目上形成有利的互补,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凭借其相对较广的保险覆盖面和保险种类,针对不同的风险,为投保人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满足社会各阶层不同层次的养老物质需求以及风险的防范要求。

  (二)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机遇

  1.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1)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初步探索阶段(1986-2000年)

  自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颁布后,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强调要加快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建设和发展。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颁发,明确要大力发展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发挥商业养老保险的补充作用。

  (2)我国商业养老保险飞速发展阶段(2001-2007年)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年均增长速度已经超越了同期的GDP增速,达到了15%的高速增长。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该文件进一步鼓励保险业大力发展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业务。

  (3)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制度明确阶段(2008年至今)

  2008年元旦,《保险公司养老保险业务管理办法》颁布,加速了我国商业养老保险进一步向专业化纵深发展。在2009年召开的两会上,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以及相关税收优惠的政策得到了广大代表、委员的密切关注。2014年11月,上海有关方面表示,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会在2015年适当的时候在上海首批试点。

  2.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时间短,各项政策制度有待完善,较之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障来说,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市场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对于中国大部分的家庭来说,保险意识还非常薄弱,商业养老保险意识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会越来越意识到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其中孕育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3.我国养老供求处于失衡状态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一般可以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尊重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严重。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都需要依靠一定的物质供给来予以满足。因此,构建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商业养老保险为辅的养老保障体系能合理地为老年人解决各个层次需求的问题。然而,目前大部分的老年人还只是依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的需求与目前社会上对老年人的物质供给产生了严重的失衡,导致大部分的老年人并不能真正做到安心养老。

  (三)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遭遇的挑战

  1.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普及率太低

  我国人均商业养老险保费大约只有400元左右,仅为国际平均水平的1/10,为美国的1/70。商业养老保险的普及率还十分低,究其原因大致归纳为以下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文化环境的影响,“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束缚,“重存款轻保险”观念的约束。“重存款轻保险”的观念在我国民众中非常普遍,严重阻碍了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是市场关注度不足、舆论宣传力度不够,现有商业养老产品还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2.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竞争环境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当今的金融大环境。竞争对手的数量越多,实力越强,面临的竞争也就越激烈。概括来说商业养老保险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等等。

  (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其本身拥有相当丰富的客户资源、成熟的资本运作经验、广泛的分支机构覆盖、完善的风险防范与管控体系以及有效规范的人员管理所奠定的良好社会声誉等。其定额储蓄业务和理财业务具有一定的养老功能。

  (2)证券公司。已经在投资经验、投资队伍、投资组合、投资渠道、研究能力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的实战经验,它的优势是其较强的投资管理能力。

  (3)基金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基金管理公司在组织结构、监管体系、管理业绩等方面较其他金融机构更具一定的潜在优势。然而,基金产品的投资回报的不稳定性,是其进军商业养老市场的最大短板。

  (4)信托公司。在金融行业中,信托公司是唯一被批准能够进行跨平台投资的金融机构。信托公司在竞争某些国有企业的受托业务中会拥有部分优势。对专业商业养老保险公司而言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或直接导致专业商业养老保险公司的发展滞后。

  虽然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但它却依然处在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大环境中。一旦自身停滞不前,必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四)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自我完善

  伴随着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步构建,商业养老保险也在不断地孕育与发展,并凭借其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三支柱体系的不同层次积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目前,商业养老保险还没有发挥出其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应有的补充作用,这直接导致目前我国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异常的脆弱。

  我们还是应该首先从商业养老保险的自身特性出发,积极探索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自我完善之路。

  1.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自我完善需要国家的支持

  从我国目前整个养老体系来看,作为体系中第三支柱的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民众关注度和参与度都还很低。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方案的出台将促进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相信在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与激励下,商业养老保险一定会发展成为我国整个养老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

  由于商业养老保险是基于自愿性原则而进行的市场化运作,市场的提升空间很大,这需要国家从税收等相关政策层面加强引导,不断提高我国国民自身的养老保险意识,更好地推动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十分完善,而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又必须具备收益稳健、风险小、周期长等特点。虽然商业保险公司通过证券投资入市以来,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已经有了明显的拓宽,但还需国家在鼓励保险长期资金入市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

  2.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完善需要保险公司的努力

  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还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除了在政策和舆论导向层面亟需国家的积极扶植和引导外,保险公司需要加快提高其在公众心目中的诚信度和公信力,提升服务品质。为了推动我国商业养老保险更好地发展,保险公司的服务必须努力迅速地跟上市场发展的快速节奏。除了在服务上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以外,还需要在产品开发上跟上消费者的时代发展需求。

  3.拓展商业养老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优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收益率

  考虑到安全性和稳定性始终是商业养老保险资金投资运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的具体比例和方向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于证券和基金等金融投资工具所具有的内在高风险性,使商业养老保险资金不敢贸然踏入高风险投资市场。然而,高风险的投资往往就会伴随着较高的投资收益。综观目前市场上的各类金融衍生投资产品,其开发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套期保值和风险对冲。如果能在规范管理下,合理组合这些金融投资产品,商业养老保险资金就能有效利用其高杠杆率获取可观收益。

  尽管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带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仍然有一些回报相对稳定的股票值得我们去长期关注并投资。因此,只有构建多层次保险资金的管理模式,同时依靠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增加商业养老保险资金的有效利用率,才能提高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对于普通民众的吸引力,切实满足老龄化社会不断产生的新需求。


三、商业养老保险的新型模式:养老社区

  我国国内养老社区的建设开发和运营还处于试水阶段,仍属于一个新兴事物。目前养老社区还是由房地产开发商来进行统一的建设和运营管理。而在国外,CCRC(Continuous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ies)一站式退休养老社区或持续照护退休社区,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成熟的运营模式,值得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借鉴和学习。

  (一)国内外商业养老社区案例研究

  1.美国案例

  (1)养老产业的从业组成

  目前美国养老社区产业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善,参与方包括养老社区的投资者、建筑商、服务运营或提供商、设计事务所、私募投资基金、REITS、财务咨询公司、养老社区按揭贷款公司和专业养老住宅销售公司等等。

  (2)养老产业的不同产品类型

  a.独立生活型(Independent Living)。b.协助生活型(Assisted Living)。c.记忆障碍型(Memory Care)。d.专业护理型(Skilled Nursing)。

  (3)目前美国养老社区的经营规模

  据统计,目前美国大约有1800个一站式退休养老社区,83%隶属于非盈利性组织,其中很多社区的前身都是传统型的养老院。在盈利性的养老社区中,生活协助型社区的比例通常都大于52%。

  养老社区的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大,需要长期稳定资金来源的项目。国外养老服务的上下游产业链紧密联系,并通过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2.国内案例

  我国目前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了类似的商业养老社区,如上海的“亲和源”项目和北京的“将府庄园”项目等。其整体运营模式大致与美国的养老社区模式相类似,都是把老年人集中到一个社区,并由社区运营商统一提供养老服务,它们的目标客户群体大都定位在收入中等偏上的中产人群。

  国内养老社区的经营还处在初步探索的阶段,商业模式和经营方式都还很不成熟,仍需社会各界人士做进一步的探索与努力。

  (二)商业养老社区的产品设计

  养老社区的市场定位应基于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医疗保健和生理照料以及他们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以保证老年人一定的生活品质。同时,不同照料级别的需求也应该在养老社区得以具体体现,并提供相对应的服务。

  养老社区中最基本硬件设施应该包括公寓、餐饮中心、管理中心、活动中心、颐养院、商业街以及会所。与医院形成对口关系,确保能够对入住的每位老年人定时进行身体状况的检测。

  商业养老社区可以考虑和各类学校进行合作,在社区内开设老年大学,提供多种适应老年人的课程。此外,商业养老社区还可以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我管理。

  (三)商业养老社区的商业模式设计

  1.收费模式

  养老社区的商业收费模式目前主要分为入门费(会员费)和月服务费两种。

  入门费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等同于直接购买养老社区的不动产产权,属于投资型,其费用大致与当地的房价持平。但在房屋销售合同中应明文规定该房产只能供老年人养老居住,并由社区规划者进行统一的运营和管理。第二种方式是交较少的会费,从而拥有在养老社区中固定期限的居住权。以上两种收费方式从本质上看,可以归纳为对养老社区居住权的购买和租赁行为。

  2.支出模式

  养老社区的商业支出模式主要包括筹备阶段的建设和购地费用以及今后社区的运营支出。

  (四)寿险资金投资商业养老社区的研究

  当前中国的养老社区整体还处于探索阶段。两个试点社区上海“亲和源”项目和北京“将府庄园”项目的资金都来源于房地产开发商。如果养老社区由保险公司来投资运营,就有利于养老社区和商业养老保险的结合,很好地带动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

  1.寿险资金投资和运营养老社区的SWOT分析

  (1)STRENGTH(强项)

  保险公司能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方便有效地将养老社区服务和商业养老保险有机结合,通过提供从养老融资、养老服务到养老产业整体整合的系统化服务,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2)WEAKNESS(弱项)

  保险公司独立投资养老社区,有不可避免的弱项。首先,保险公司在专业的房地产开发领域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其次,养老社区的运营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也是考验。因此,保险公司必须要在这两方面进行充分的调研或寻求与专业公司的合作,以此来尽量降低养老社区运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3)OPPORTUNITY(机会)

  养老社区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鲜事物,养老市场处于一个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这是一个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从整个商业养老产业链来看,养老社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向上衔接着养老保险、护理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产品,帮助推动保险产品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还能有效推动下游的相关产业,包括护理服务、老年医学、餐饮娱乐行业和物流业等,从而使养老保险的产业链得到极大的扩展和延伸,帮助上下游关联产业进行有效的整合。

  (4)THREAT(威胁)

  目前,国家政策的倾斜力度不够,许多已有政策也难以真正得到有效的落实。养老社区在将来实际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障碍与困境。

  2.养老社区资产对寿险资金的意义

  从资本运作的市场规律出发,保险公司的资金进入养老社区等同于发行了一个三五十年的长期企业债券。从国外的先进经验来看,成熟养老社区的入住率会超过90%,老年人在养老社区中的居住年限平均都超过了10年,如此就相当于给酒店式公寓签了一张10年的支票。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就可以用提供服务的方式取代目前的现金支出模式来承担起应负的保险责任,有效规避了将来可能出现的养老金集中支付的风险,进而缓解了其资金的流动性压力,盘活了现金流。

  (五)养老社区相关问题的探讨

  养老社区作为我国未来养老的一种重要模式,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1.政府支持与法律

  目前,与养老社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还非常不健全,由谁来监管养老社区的运营,以及如何监管都亟需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积极探索并做进一步研究。是否应该寻求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对养老社区的服务质量以及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与鉴定,具体标准制定、执行和监管等也都需要积极探索。

  2.伦理道德

  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是每个中国老人的愿望,把养老责任从子女身上转嫁到社会,把父母送去养老社区安度晚年,是对传统思维习惯和价值观的一项巨大挑战。

  保险公司作为营利性企业,为股东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必然是其基本使命,而养老社区是一项公益氛围浓厚的社会事业。如何在社会责任与股东利益以及公益与盈利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将是保险公司构建和运营养老社区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对于政府、企业和学者来说,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养老社区的发展需要投资者、运营者、建设者、研究者和使用者共同探索。


四、结束语

  历经多年的发展,保险业在养老保险业务领域所积累的经验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障这个重大的民生问题也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政府陆续出台了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帮助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市场能够进一步发展。保险公司务必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市场,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养老社区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也是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终极形态。养老社区市场的扩大与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养老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相信以保险公司作为牵头人,以我国广大的老年群体为目标受众,依托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通过有效整合相关上下游产业,必将能够真正分担一部分的养老压力。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政府所面临的养老负担日益沉重。我国养老问题的严峻性会越发凸显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为迎合时代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作为我国养老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刻不容缓。

作  者:叶萍    出  处:《上海保险》2015年第9期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  

合作共赢,共创未来

量身定制你需要的免费论文和资料和报告

相信我们!,我们有15+服务经验, 经济管理论文资料、MBA/EMBA论文搜集、指导和修改等

提交论文需求

15+年的经验,值得信赖

可以QQ联系我们:896161733;也可以电话:18121118831

**涉及个人信息严格保密,敬请放心

商务服务

可以微信或者电话联系:18121118831

商业计划书

商务文档撰写

提供商业计划书、投资计划书咨询、撰写和指导

点击查看详细

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务咨询业务

服务企业、政府和投资者,提供各个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和咨询服务

点击查看详细

物流产业园区规划

商务咨询业务

为企业提供物流园区规划咨询,包括市场调研、可行性、总体战略和运营规划等等

点击查看详细

PPT设计制作

商务PPT制作

商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它从企业内部的人员、制度、管理以及企业的产品、营销、市场等各个方面对即将展开的商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包含论文PPT)。

点击查看详细